我並不喜歡算數字,甚至對數字有點冷感,直到被前老闆強迫訓練數字觀念後。又是新的一年了,各家都在Review去年的數字,並完成好新年度的計劃,我們家明天就要開經管會議了數字將活生生地被攤在陽光下。
我這兩天都埋在數字堆裡,與財務單位埋頭理清各項數字,也試著從數字中分析經營的優勝劣敗,以及最適合明年發展的目標與方向。當然,財務有財務的客觀觀點,業務部門一定也有著對整體大環境的預判與評估。但無論如何,一個公司的經營規模與組織都會透過清晰的數字告知經營者什麼是未來應該努力或改變的方向,才能有策略的新智慧。
我們常常看到,有些經營者是相當保守悲觀的,看到景氣不好就大幅度裁員,先做Cost down,再來談發展。也有些經營者則是過度樂觀,不斷地膨脹事業版圖,卻忽略獲利的能力,這也是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相當危險的作法。究竟該如何來作最正確的判斷呢?或許再聰明的管理者與精算家也不會知道吧!尤其公關是『人』的事業,一切的業務回饋都來自得宜的人效,營業開發很重要,成本管理很重要,但尋找真正適切的經營規模與訂定合理的目標,才是真正思考的核心。
這兩天我試著回朔近5年的經營規模與數字變化,希望從中找答案......我發現數字固然有趣,千變萬化讓你訂目標,但隨著不同專業經理人的『領導力』來看數字,一定有其脈絡可尋,答案就在裡面,不是嗎?有些人你給太多的子彈或士兵也無用武之地(道行還不夠);有些人則好大喜功,舞台太小反倒沒挑戰性(意興闌珊沒士氣);有些人永遠可以逆境中慢慢往上爬(轉虧為盈,龜步必達),有些人則永遠可以穩住一定的營收與獲利(管理隨心所慾)...這些數字的訂定應該因人而異,不是嗎?這樣才能適得其所,盡情發揮其長才!
所以,數字很重要,一定要審慎評估,但事之成敗都在『人』,『人』對了,一切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