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jocelynpilot/1363922666-1226820630.jpg)
好友達爾文攝影
(續上:加護病房手記I)
知道兩姊妹的家人離開,對於在加護病房離開人世的人,邵婕雖然只有數面之緣,卻有著深深的同理與憐憫,那是過往所沒有的感受,只因為現在往來在這裡的病人家屬們似乎都有著共通的煩悩、擔憂、悲傷與矛盾,他們也都像是走在一樣的命運路上,要面對更多更困難的選擇。
加護病房中遇到好護士是一種幸福,遇到冷漠的護士也是正常,因為她們似乎早已習慣於病人的來去,更容易冷眼看待家屬的悲哀...。每天繁忙鎖碎的照料工作已夠折磨人了,還要一直接受各種年齡家屬的頻頻詢問,或許真令人煩燥。但是就有那麼一天,當邵婕面對一個面無表情,冷冷語氣的護士回答她急切的問題時,還抬起頭來反問她『你是病人的誰啊?』邵婕就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嚴詞地告訴她:『我是病人外孫女,這跟我詢問妳的問題有關嗎?』當下,空氣當然凝結到了冰點,我向院方反應了我的不滿,隔天那個小姐暫被調轉其它病床,後續再見她,也改變了先前的態度,我送了一本書給照顧外公的護士們,希望她們在煩悶的工作之餘,能真正體會病人家屬的心情,或許有些過份所求,但卻是真真切切的盼望。
在加護病房的病人過得很痛苦,因為要面對人生最痛苦的病況與各種可能侵入性的治療,所以...家屬通常很不捨;而面對這些不捨,就會很容易陷入莫名的憂傷與煩躁,邵婕經常在看完外公後,整顆心就會掉進一個死胡同裡,易怒,易掉淚,對朋友,對家人...全都一樣,不經一段時間就難以平撫。
與好不容易盼啊盼地,外公離開了加護病房,又要進入了另一個療程:呼吸照護中心。訓練他能自行呼吸,試著讓病人能拔掉那非常痛苦的氣管,邁向另一個機會點。這時候一切狀況可能漸漸轉好,可能也給予了家屬們新的期待,但那樣殷切的期待有時帶來的是更深的恐懼,害怕如果呼吸可以轉好的話,就可以開心地帶病人回家;但另外一方面,如果拔掉氣管後,他的心臟不好又得再插管回去,那要怎麼辦?還忍心讓他再受一次苦嗎?如果得長期仰賴呼吸器維生的外公,時間對他來說會不會只是一種更久的折磨?但是...如果不再讓他插管,會不會不孝?會不會眼睜睜地讓他走?......這種巨大的矛盾與掙扎在所有家人的心中都有著不一樣的尺,如何度量?誰來做決定?誰敢負責?
這又是加護病房後,進入呼吸照護中心的第二個難題...。而這個決定,似乎面臨的就是血淋淋的生與死,我們從小唸過很多書,就沒學過--生死學,所以沒有人告訴你怎麼做才對,這個決定是醫生不會幫忙的,只有家屬簽同意書的選擇...那個選擇題似乎就叫〝生或死〞...。
PS.為何小妹想寫這兩篇文章,真正是因為感觸太深切,看到太多人與邵婕面臨一樣的痛苦抉擇,他們與她一樣共同在尋找一塊浮木,小妹不知道能幫些什麼,但或許這是一個不常見的分享吧,很少有人會紀錄下,但假如有網友與邵婕一樣正面臨此折磨,希望能藉此文章讓他們都能找到一點點有溫度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