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吳權益
(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總監)
即將於溫哥華展開的2010冬季奧運,雖然台灣僅有一位競賽選手參與,但是為期兩個月的冬奧藝術節裡,台灣的代表性卻是非常的豐富。在表演藝術方面,雲門舞集、優人神鼓、拉芳舞團及采風樂坊都將在這個國際舞台上為台灣爭光;視覺藝術方面,除了林明弘將以A Modest Veil(含蓄的面紗)讓台灣花布把溫哥華美術館的正門添上濃濃的台灣味外,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自2008年底起開始的台灣與加拿大工藝交流計畫,將會有十個公共藝術般的作品於冬奧期間在溫哥華市中心「發光」。更難能可貴的,數千位台灣的小朋友也不讓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專美於前,在台灣宏碁基金會的支持下,與加拿大的小朋友共同彩繪了燈籠,準備在溫哥華市中心展現前所未見的「燈籠森林」。場面之壯觀、精彩可期。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多元文化的政策一直影響著這個國家新價值觀的塑成,也漸漸地成為加拿大的國家特質。過去20年,溫哥華的台灣文化節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因為一直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活動發展茁壯與台灣的脈動幾乎同步,也很適時的成了台灣藝文界在加拿大的重要窗口之一。冬季奧運藝術節節目總監羅伯克爾(Robert Kerr)就是在台灣文化節的推薦下,接受了文建會的邀請,於2008年初親自到台灣評選團隊;也造就了今天台灣藝文團隊在冬奧藝術節裡得受到高度重視的主因。羅伯克爾曾多次表達他對台灣藝文的欣賞,也由衷感謝文建會的協助,同時更對台灣藝術工作者的努力與執著感到佩服。
溫哥華冬奧藝術節是國際奧委會首次以「文化奧林匹克」(Cultural Olympiad) 的名義作為官方文化活動的總稱,2012年的倫敦奧運將繼續沿用「文化奧林匹克」的名稱。整個冬奧藝術節總共為期60天,使用了60個場地,總共有600場節目。其中,台灣雲門舞集所演出的「水月」更是被藝術節指定為首選20個節目之一,並且為整個冬季奧運暖身,選擇在開幕典禮前演出,雲門同時也是加拿大舞蹈界非常期待的一場表演。另一個受人矚目的舞蹈節目是有美國葛蘭姆傳人之稱的許芳宜與旗下拉芳舞團配合溫哥華國際舞蹈節的演出。
台灣在冬奧藝術節的參與不僅在表演藝術上舉足輕重,視覺藝術方面也將非常的風光。羅伯克爾訪問台灣時,正逢台灣燈會期間。他希望也藉由台灣燈會的概念,把東方的傳統加上西方的文化,讓聚合藝術的魔力溫暖溫哥華的冬天,照亮市中心的夜晚,也為許多重視農曆新年習俗的加拿大亞裔國民,可以在溫哥華的冬奧期間一起慶祝。可以預期的,冬奧期間將有滿滿的人潮穿梭在溫哥華市中心,不管是經過溫哥華美術館或是穿越過大街上的燈籠森林,他們都會在閃光燈下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而此時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台灣,也會非常傲人的成為2010溫哥華冬季奧運的焦點之一。
台灣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