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營管理者都應該讀的好文,有很多基本觀點,但都值得再三思考,小妹與大家一起分享~

           
 
            繼SWOT分析之後,哈佛大學的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提出五種競爭作用力模型,成為企業常用的分析工具。 麥可波特認為,「對一家企業來說,競爭策略最主要的目標便是在其所處的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以便公司能抵禦這些競爭作用力,或甚至能夠影響它們」。
 
 
五力中的第一項競爭作用力,是「競爭對手」進入該產業的難易程度;任何一個產業,只要有可觀利潤,勢必會招來其他人對這一產業的投資。而投資又必然會造成產業的產量增加、價格回落、利潤率下降,並衝擊原有在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統稱為進入威脅。進入威脅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進入障礙的高低,二是現有在位企業的報復手段。如果產業的進入障礙強大,或是新進入者預期在位者會採取激烈的報復,那麼潛在進入所構成的威脅就會相對較小;如果產業裡沒有龍頭老大式的壟斷者,各企業之間勢均力敵,而且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小,就表示該產業市場已趨於飽和,沒有多大的增加空間,退出障礙也較高,例如生產線的專用性,過剩產能轉移困難等。那麼就很可能會導致更加激烈的競爭。
 


進入障礙包括市場性和非市場性。市場障礙是指產業競爭條件下的壁壘,非市場障礙則是政府管制造成的壁壘(如法定的核准進入條件等)。如果在位企業預期會展開報復,也會對進入威脅產生影響。舉例來說,企業如果進行機械自動化,或是上下游廠商垂直一體化的發展,使規模經濟擴大,成本降低,就提高了其他人的進入障礙;而可供潛在進入者利用的現成行銷通路,則能降低進入障礙。進入障礙的本質,是對潛在進入者形成進入的門檻(也就是進入該產業所必須克服的成本),加上「遭受報復的代價」,讓有意加入者來評估進入該產業後的預期收益是否划算。當替代產品的價格和性能有所精進時,就會構成新的威脅。
 
 
 第二個作用力是,買到同類型產品/服務(替代品)的容易度:替代品指的是和現有產品具有相同功能的產品或服務。世界上有許多東西都可以被替代,但有替代的可能,並不見得就會產生替代。替代品是否產生替代效果,端看替代品能否提供比現有產品更大的價值/價格比,或顧客的需求。
 
 
 
所以,替代品的實際功能,是對現有產品造成了價格上的限制,進而限制行業的收益。替代品產業在發展初期,對於現有產品的替代率往往十分緩慢,但是現有產品的生產企業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眼前尚未有大規模的替代,並不意味著替代品與現有產品相較之下競爭力較低。顧客很可能只是因為心中尚在進行「移轉成本」高低的盤算,或是另有其他「非經濟因素」的考量,因而暫時處於觀望狀態;如果替代品能夠提供比現有產品更高的價值/價格比,而且買方的轉移壁壘很低,顧客或消費者可以在不增加採購成本的情況下,就轉而採購替代品,那麼這種替代品就會對現有產品構成巨大威脅,一旦替代品被確證比現有產品有優勢,就會形成對現有產品的迅速替代。一如交通工具從馬車轉移到火車、汽車,或是文書處理工具從打字機變成了電腦。
 
 
 
第三個作用力是,「購買者」的交涉能力:一般而言,客戶的議價能力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顧客集中程度、占顧客採購比重、目標產品差異性、顧客的經營利潤、顧客向後整合的力量等等。對企業來說,選擇客戶的基本策略,是判別客戶議價能力,找出對公司最有利的客戶,設法對它促銷。當購買者的談判籌碼愈大,供應商的利潤自然不高。若是購買者進行垂直整合,企業將會遭到很大的競爭壓力。由相互競爭或具有交易關係的企業集合而成的單位即為產業。將產業視為一個組織,分析組織內部成員之行為與其交互影響是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策略分析則幫助企業在賴以生存的市場中,選擇適當武器對抗競爭者。只是,上述影響客戶議價能力的因素並不會靜止不變,隨著客戶所屬產業和企業自身的發展,客戶和供貨企業的關係,亦將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中,企業必須清楚認識到這一點。
 
 
 
第四個作用力是「供應商」的交涉能力,及其是否有能力進行垂直整合,進入生產者所在的產業。一般而言,供應商的價格談判能力與下列幾個因素有關:供應商所屬行業的集中度、供應商產品的替代性、供應商產品在本企業成本組成中的重要性、供應商向前進行整合的能力等等。基本上,供應商價格談判能力的分析,與客戶價格談判能力的分析道理大致相同,只不過是角色互換而已。供應商和客戶的價格談判能力,也具有很大的雷同性。用產品流程來看,下游企業就是客戶,上游企業就是供應商。當企業進行銷售時,就是供應商角色;當企業採購時,就變成了客戶角色。
 
 
 
至於產業中「現有的競爭程度」,則是第五個作用力:任何企業在制定策略和展開經營活動時,首先必須面對現有競爭者。同行競爭的激烈程度,是由競爭各方的布局結構和所屬產業的發展程度所決定的。一個行業的產業格局,可從完全壟斷,到寡頭壟斷,再到壟斷競爭,直至自由競爭;至於屬於哪一個層面,決定著同業業者所面臨的競爭態勢。
 
 
 
在這五個競爭作用力交互動態影響下,企業必須強化面對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談判籌碼,防止潛在競爭者進入,以及擬出維持企業競爭優勢的策略。
 
 
 

   轉載自:聖米爾顧問部落格  http://blog.yam.com/user/samuelHR.html

作者:潘文俊 顧問總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