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達爾文攝

 

 

 

喜歡在旅遊的車程中聽歌

喜歡在長長的旅程中隨著CD唱好歌

歌詞的意境就像帶我悠遊於回憶中的任意門

應和著車窗外的景色

我像是看到了一齣齣屬於我的電影故事在心中穿梭

一段一段的記憶就這樣自由地

被串起

 

 

那是一種很難形容的心情

有時一首接著一首

我根本不在意旅程的終點在哪

不在意身邊是否有人陪說話

可以很自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所以我一直不敢學開車

因為就怕出神

到不可控制的田地

 

 

不知您是否與我有一樣的經驗與愛好

如果你也是個愛唱歌的人

也是個愛做夢 很有自己故事的女人

那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因為,每一首我愛的歌中都好似一個我可以對應的情緒

會讓我掉進去融入

去體驗那每一個痛與美好

 

 

這是我很愛的旅遊樂趣

通常在國內旅遊時比較容易享受得到

所以開車旅遊一定要挑好CD陪著我

那麼旅程中一定不寂寞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溝通是一種藝術,化解衝突更是一種藝術,但只要雙方願意敞開心胸,真心溝通,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人與人之間如果真心珍惜彼此的緣份,那麼就會格外小心地化解尷尬與衝突,而不會讓衝突大到不可收拾,不是嗎?

 

我常說,每個人維護自己的立場與利益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有些事可能比這些都還重要,那就是我們一起擁有的『夥伴關係』。在大公司跨部門的運作下有時難免本位主義,集團化利潤中心的結果也可能會帶來彼此利益資源分配上的不均,在難以面面俱到的情況下,夥伴之間若不能擁有良好的溝通態度與技巧,就會時時發生跨部門整合的困難,甚者更可能會讓衝突升溫,失去彼此合作的原意...。

 

小妹經常會想起前老闆跟我說過的一句話,他說:『做生意要不獨資,若要合夥就要有很好的胸襟與對夥伴的信任,有時要知道吃虧就是佔便宜,否則關係不能長長久久!』小妹以前很難懂此話的真意,但這五年來感受特別深刻,尤其是那天又聽到一位前輩說: 『先利他,再利己』---社會企業就要這樣做,才會有不同的觀點與思維,看事情與經營的角度就會更不一樣...。我想,這兩者都是智者說的話,在我學習經營管理上都是絕妙的真理!無論對人對事都一樣,我們都可以試試看吧?

 

我對經營管理懂得太少,都在做中錯,錯中學;但我一直記得老闆說過的話,夥伴關係很不容易,能與一群好朋友們一起創業到長久,就值得好好珍惜。我在Agency的生涯中充份體驗到夥伴關係的真誠與重要,無論是哪一種個性的人合作在一起,只要大家都能將此『夥伴關係』放在黃金制高點,那麼天下豈有化不開的結?我們最怕的是固執己見,最怕的是不願低頭,最怕的是虛腴委蛇,最怕的是大家把一切利害看得比夥伴還重要...,我想,在我們的團隊一家中都是很棒很真的人,只要願意,哪有打不開的結呢?

 

或許很多人都說職涯上不容易交朋友,但我始終否認這句話,說我天真也罷,我捫心自問自己對夥伴始終非常重視,而且一旦視為夥伴,我會盡其所能地對他待以真心。因為...這是我在經營上的信念,不容易被動搖,我更希望在公司裡的每個人都與我一樣,重視與愛惜它~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夜景百看不厭,真是世界美!雖然我們一行並不是在耶誕與元旦佳節前往,但夜景稍未遜色,只可惜小妹使用的是數位相機,效果有限,只好將它印在腦裡回味~po上來的夜景不及當下美色的萬分之一!

 

第二天晚上我們一行人在鏞記聚餐後,大家吵著要去太平山,小妹因怕強風吹,就選擇了做渡輪去賞夜景!整個夜景,宛如十年前的香港一點也沒變,我們依然感受到香港的繁華,同時在夜景下更享受了繁華時刻有的平靜與浪漫。兩人漫步到尖沙嘴的海運大樓碼頭,看看夜香港,再坐渡輪回灣仔飯店,就好像重溫當年的氣氛,也有著不同的況味,不是嗎?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車上小妹幫同仁們合拍了很多照片,下了飛機直奔飯店,我們在忙碌的工作後,旅遊的心情卻在此刻已全然被點燃囉~是誰說過,旅遊其實是很累的,但所不同的是因為心境的不同...讓我們的疲累顯得不再疲累,哈哈!說得真好!

 

 

有位輔大的學生說,先勢來上課的老師們都很美ㄟ,哈哈,真樂壞了我們的這群資深女講師們!但小妹想說的是...我們家的AE,SAE,AS...甚至是秘書群們,也個個是男的俊,女的俏,不是蓋的~粉驕傲呢!

 








 

這個CEO會不會太爽了點,一到香港如入無人之境~










 

誰帶的皮箱最大有圖為證,此三位傑出人士貢獻香港良多,每一個回程可是行囊全滿的喔~殺很大!血拼時的狠勁可是一個不輸一個喔~

 

 

 

 

 

在辦飯店住宿的空檔,有些人先偷拍了張合照,沒拍到的人可別生氣,我們在機場還有張大合照,稍等一下再刊登!Dear Christina,我要說句良心話:『你真是最勞苦功高的領隊,沒有妳就沒有順利快樂的香港行!』 大家快給她來點掌聲吧~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過那麼多次香港,很難看到香港起那麼大的霧,當天早上在灣仔拉開房間窗簾就嚇了一跳,外面一片霧茫茫的,但過了中午後就好了點,我們選擇最後一天搭渡輪到尖沙嘴去悠閒地逛逛碼頭,想拍拍照片留念,這霧中的港灣也有另一種獨特的美,另一種風情的領略讓小妹的內心裡也有了旅遊的滿足感。

 

 

挑個看海港的咖啡廳我們坐下來喝杯咖啡,體驗霧中港口的浪漫景緻,這是忙碌Shopping後給自己一點的閒暇時光,也有很好的感受。

 

 

下午的咖啡廳剛剛準備好,只有兩桌早來的客人,我們幾個人竟能奢侈地獨擁這這整片的港灣美景!

 


 

兩位年輕美女也湊巧來加入我們,與老闆喝杯咖啡不難過吧?有趣的是...我們這些老闆說要請喝咖啡,竟然為了趕赴下一攤,忘了幫同事付錢,直到發現店員攔下兩位小妹妹,真是笑叉了腰...

 


 

 

夥伴關係在Agency是深厚又彌足珍貴的,無論於公於私,我們都是很好的朋友~沒想到當年的客戶竟會成為事業的夥伴,我真的珍惜這樣的好緣份!



 

 

像不像台北那個貴婦百貨BellaVita?建築與空間的美感勝過台北許多,小妹在半島酒店旁遇見了新的Shopping Mall,挺美的,只可惜發現得晚,沒時間盡興的逛逛,只好下回有機會再造訪囉!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愛發光台灣藝術共慶 2010冬奧文化活動
2.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仁愛樓押房介紹

 

    愛發光台灣藝術共慶 2010冬奧文化活動




優人神鼓「聽海之心」
       優人神鼓「聽海之心」

拉芳舞團之「37Arts」(劉振祥攝影)
拉芳舞團之「37Arts」(劉振祥攝影)

作品「愛發光」
     作品「愛發光」

2009燈籠森林及藝術家呂秉承作品
 2009燈籠森林及藝術家呂秉承作品


                 文/圖  吳權益

(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總監)

  即將於溫哥華展開的2010冬季奧運,雖然台灣僅有一位競賽選手參與,但是為期兩個月的冬奧藝術節裡,台灣的代表性卻是非常的豐富。在表演藝術方面,雲門舞集、優人神鼓、拉芳舞團及采風樂坊都將在這個國際舞台上為台灣爭光;視覺藝術方面,除了林明弘將以A Modest Veil(含蓄的面紗)讓台灣花布把溫哥華美術館的正門添上濃濃的台灣味外,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自2008年底起開始的台灣與加拿大工藝交流計畫,將會有十個公共藝術般的作品於冬奧期間在溫哥華市中心「發光」。更難能可貴的,數千位台灣的小朋友也不讓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專美於前,在台灣宏碁基金會的支持下,與加拿大的小朋友共同彩繪了燈籠,準備在溫哥華市中心展現前所未見的「燈籠森林」。場面之壯觀、精彩可期。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多元文化的政策一直影響著這個國家新價值觀的塑成,也漸漸地成為加拿大的國家特質。過去20年,溫哥華的台灣文化節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因為一直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活動發展茁壯與台灣的脈動幾乎同步,也很適時的成了台灣藝文界在加拿大的重要窗口之一。冬季奧運藝術節節目總監羅伯克爾(Robert Kerr)就是在台灣文化節的推薦下,接受了文建會的邀請,於2008年初親自到台灣評選團隊;也造就了今天台灣藝文團隊在冬奧藝術節裡得受到高度重視的主因。羅伯克爾曾多次表達他對台灣藝文的欣賞,也由衷感謝文建會的協助,同時更對台灣藝術工作者的努力與執著感到佩服。

 

  溫哥華冬奧藝術節是國際奧委會首次以「文化奧林匹克」(Cultural Olympiad) 的名義作為官方文化活動的總稱,2012年的倫敦奧運將繼續沿用「文化奧林匹克」的名稱。整個冬奧藝術節總共為期60天,使用了60個場地,總共有600場節目。其中,台灣雲門舞集所演出的「水月」更是被藝術節指定為首選20個節目之一,並且為整個冬季奧運暖身,選擇在開幕典禮前演出,雲門同時也是加拿大舞蹈界非常期待的一場表演。另一個受人矚目的舞蹈節目是有美國葛蘭姆傳人之稱的許芳宜與旗下拉芳舞團配合溫哥華國際舞蹈節的演出。

  台灣在冬奧藝術節的參與不僅在表演藝術上舉足輕重,視覺藝術方面也將非常的風光。羅伯克爾訪問台灣時,正逢台灣燈會期間。他希望也藉由台灣燈會的概念,把東方的傳統加上西方的文化,讓聚合藝術的魔力溫暖溫哥華的冬天,照亮市中心的夜晚,也為許多重視農曆新年習俗的加拿大亞裔國民,可以在溫哥華的冬奧期間一起慶祝。可以預期的,冬奧期間將有滿滿的人潮穿梭在溫哥華市中心,不管是經過溫哥華美術館或是穿越過大街上的燈籠森林,他們都會在閃光燈下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而此時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台灣,也會非常傲人的成為2010溫哥華冬季奧運的焦點之一。

  台灣加油!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去這麼多次香港,可是第一回住灣仔,公司選擇的是間間都有海景的香港麗景酒店,房間雖稱不上豪華,但漂亮的海景夜景就值回票價。反正到香港就是吃東西,買東西,吃得過癮,更是逛街血拼到不行!

 

 

Arthur吃早餐也不馬虎,有個漂亮古意的燈籠相伴,就能滿足我們的食慾~




 

第一頓餐原由Arthur作東,原本說好5人聚餐,結果兩人沒口福繞跑了!這一碗煲湯稱之為海草排骨老火湯,就讓Frances直呼過癮,我們可是專程跑到太湖酒店去享名菜。經理可是從台灣就相約好了要親自接待我們,熱情的他一方面為我們推薦棒到不行的好菜,一方面...還熱心地與我們聊天,推薦更多的好吃餐廳,小妹認為這是一個超棒的店經理,讓我們享有美食外,更有賓至如歸的快感.最棒的是,給了我們一個天大的優惠價,最後由Ference埋單,YA~

 

我和Frances不禁佩服Arthur的好公關手腕,第一餐就吃得好棒,大家都說:『這一餐,就讓我們真正感覺到了香港!名符其實』這算是給太湖餐廳非常棒的推崇,因為小妹的相機一時間拍菜色很有問題,可惜沒把那一道道的好菜拍出來,真是愧對店經理了~

 

 

最後一天換小妹作東,5人終於齊聚,上海小南園的菜色更是讓人難忘,而且燈光美、氣氛佳,吃得很舒服。這一回小妹可是準備好相機,終於將好菜一道道給拍下來分享給大家~

 

 

這是金盞花茶,問服務員這花是喝啥的,他說這是開財運的,先開花的財運最旺,結果...還是Arthur先開花,大家哈哈大笑,今年集團要鑽大錢囉,CEO有財就表示大家都有財了,真開心

 

 

金盞花茶開起來很美吧?向上直昇的白花慢慢綻放,喝起來也很有特色喔~

 

 

雪菜炒年糕,年糕很Q~



 

避風塘炒蟹真是棒,港幣大約260,兩隻蟹之鮮美,我們覺得超值得~

 


 

上皮薄,下皮脆,餡汁又多的生煎包台北真的吃不到,這回可是大飽口福!

 

 

明蝦粉絲煲每隻蝦都大到不行,又很有嚼勁,一看菜上就爭的夾,忘了先拍照,可見有多吸引人,真的,每道菜都讓我們覺得很棒!

 


 

黑菇紅燒肉很有上海特色,每個人都吃了好幾塊,那看似其貌不揚的黑菇可是好吃得很呢

 


 

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我們好好拍個照吧?服務員可是熱心地幫我們拍照,大家留下了很難忘的香港美食之旅~吃東西、啖美食,在香港真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呢!想當年我們服務HKTB將近四年,來回香港不知多少回,對香港如數家珍,雖然因緣際會沒機會再服務,還是很喜歡去香港玩!








小妹常在想,如果去香港不懂得吃美食的人真是枉去香港,因為套句食神說的話: 〝我怕再也吃不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了...〞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傳統媒體的謬誤

  
撰文者:何飛鵬發表日期:2010-01-06

 

數位世界最大的受害人,當非傳統紙媒莫屬,一來線上媒體分食廣告,二來線上(PC)世界內容大都免費,傳統紙媒(包括報紙、雜誌)收的收、關的關、賣的賣,少數仍有競爭力的紙媒,也在尋求存活之道,但都未能找到真正的解決答案。



大多數的紙媒介轉型之法,不外先把內容數位化,然後尋求線上收費的可能;或者在線上複製紙媒介的服務。不過,如果只是這樣,成功轉型的機會並不大。因為傳統紙媒介還陷在過去的錯誤思考中,如果不徹底改變,紙媒介終歸要被淘汰。



紙媒介的錯誤思考,包括下列幾項:

一、內容為王,內容有價:天大的錯誤,除非內容夠獨特、夠創新,內容才有價值,使用者才願意付費。

數位世界的特質是快速、方便、分享,所以一般性的新聞、內容,都可透過線上的分享取得,所以紙媒介若生產的內容不夠特殊、創新,就算數位化,也不會有人願意付費。倫敦《金融時報》的轉型尚稱成功,原因就是它的內容獨特。而專業媒體較容易收到錢,也因為替代品少而獨特。

二、廣告有價,只收費,不問結果:更錯誤,廣告效果如果不能被證實有效,根本毫無價值。

傳統紙媒介的發行數字是個黑盒子,廣告效益無從知悉,過去只要上稿就要按訂價收費,這是「訊息不對稱」時代的規則。數位世界一切都可以被檢查,流量、Page View、上網人數、到達率,甚至網友的行為,幾乎都可以被精準追蹤,廣告客戶為什麼還要為「黑盒子」廣告付費?

三、只傳達訊息,不負責解決困難:這又是另一個關鍵錯誤。在「訊息不對稱」時代,媒體只要傳達訊息就已足夠,但在數位世界,讀者通常是有困難,要尋求解決,才閱讀媒體,所以媒體如果只扮演「訊息到達」的角色,這只是半調子的服務,讀者願意付的費用很少,甚至不願付費。

數位世界的王道是服務,是提供明確的解決方案,單純的內容提供,價值不高,所以媒體要經營整體類型的價值鏈,才能真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許多類型網站,提供的都是明確的服務,都使相關媒體邊緣化,就是明證。如求才就業網站,就徹底摧毀求才就業媒體。

四、自以為擁有讀者群:大錯特錯!如果不能有效知道讀者是誰,不能有效聯繫到讀者,不能與讀者互動,不能知道他們的需求、他們的反應,這群讀者是虛的、是假的。

網媒能清楚描述使用者,知道如何聯繫他們、動員他們,並有機會從他們身上掏出錢來。比較起來,誰才是真正擁有讀者?

紙媒介的不足已不待言,單純的數位化已不夠,觀念改變才能使紙媒介持續存在。

 

                                                                                                                                                轉載自 數位時代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以為人生的路很長.年輕人有很多的時間可以選擇走一條正確的路邁向自己的目標,這除了一點運氣,更需要清楚的腦袋為自己規劃人生,企圖心不過是個動力,不是結果...。

 

 

 

現在年輕人想的和小妹我們那一輩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在他們眼裡或許就是古板嚴肅,而他們在我的眼中除了天真可愛以外,就是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清楚地規劃!

 

如果你問我,現在的年輕人有沒有企圖心,我必需說...有些人是有的,但他們的企圖心簡而言之就是追求『薪資』與『職務』,因為這樣的結果符合速食主義,最好工作一年就有抬頭現金,最好工作3~5年就能做上主管領高薪。一切在大家看來都是那樣地順理成章,在我這一代的人看來是多麼地不可思議。

 

爸媽也寵,公司也寵,一堆人將他們寵上了天,工作真的最好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三節獎金不可少,旅遊尾牙樣樣有,主管好脾氣,工作有樂趣,成就感要有,責任不用扛,工作早早走,天天上網最開心。但問題是: 有這麼好的工作請即早告訴小妹我!因為我到目前為止還遍尋不到呢~

 

企圖心是要有規劃的,不是想想就好,也不是想想機會就會從天上掉下來。待在公關公司,你的表現有很多人在評量,主管在評量,客戶在評量,媒體有口碑...這可是活生生地一點也不能造假,這樣的綜合評量才會表現在你的昇遷與加薪上,不是嗎?你必需規劃自己每個階段的成長目標,必需克服很多學習與性格上的障礙,你必需吃人所不能苦,這些你都想過嗎?

 

所以,親愛的年輕朋友,企圖心是反應在一連串用心的學習過程之後所見的成果,如果你對自己的成長沒有規劃,那麼成果哪有速成的?小妹苦口婆心勸,是因為覺得你們常常想的不夠深入,再想多一點,再想深一點,再做多一點,才有光明燦爛的明天,大家加油吧,今年集團規劃有魔鬼特訊營,被挑中的人敬請努力規劃自己的下一個目標,挑戰自我!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知如此...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卻是經常跟命運妥協者最常用的藉口!我們人活在世上,怎麼可能早知道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在我看來,可能是一種聊以自慰的話語罷了!

 

 

小妹常在想,如果當初我沒有認識個做公關的另一半結婚,就不會成為今天的公關人;如果我當初沒有堅持信念勇往直前,就不會開創今天的公司;或者...當初我沒有更多的想法、沒有邀請專業經理人的參與事業、沒有發展集團版圖的策略,今天小妹我可能會死守在企業裡到老...或者在上一波的金融海嘯中被資遣?這都是有可能的,誰知道?

 

 

很多事人算不如天算,水到才能渠成,這個道理一直到小妹我有了年歲才真正有所領悟;但是許多人年少時都曾在失意時說過太多〝早知如此〞,曾經不斷回頭悔恨自己原本非常固執己見的想法,那當時的自己,在今日看來或許是如此地無知;但誰知道再過十年後,我們會不會有一樣的心情?我們會不會仍舊一句〝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來逃避自己曾經有過的選擇呢?

 

 

人生很短很短,許多事似乎都不容易重來,許多愛稍縱即逝,很多人因一個誤會永不相見,很多錯誤的造成其實是我們任性的結果...;如果我們經常在悔恨中說『早知道』,小妹認為這是可憐可悲之人的哀嘆,不值得我們學習。在職場上,就是一個大學習場,我們學習在職場上走路、跑步,也學習在跌倒中再爬起來,我們一直往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原就有很多阻礙,阻礙最大的通常也是我們面對自己的脆弱,有時我們往往選擇一個最輕鬆的決定,那叫做『逃避』!而小妹要說---『逃避』其實就是『早知如此』...那是同義字,難道不是嗎?!

 

 

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生,人生的無常與難以預料也似乎在冥冥中自有定論,不是我們能自主的請交給上天來安排,不勞我們費心;但是上天交給我們可以自己掌握的,就請不要輕言放棄,更不要選擇逃避。小妹近日愈來愈多時候在同年齡的朋友中常聽到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心裡常在想,選擇性的抱怨或許是一種對人生不滿的發洩,但說多了可能真的對身心有礙。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看日子,那麼,許多事因為正面能量的灌能或有不同,這不也是一種療癒自我的方法嗎?Maybe你可以試試!

 

 

2010初開始,我希望每個身邊的好朋友都不再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而嘗試跟自己說:『我的人生,早該如此』...那麼,我們的心將更寬廣,夢將更美好,也不會讓懊悔掩埋自己,也才能真正快樂起來,這才是充滿陽光的人生,值得我們好好把握,不是嗎?

 

 

 

 

先勢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